Saturday, November 29, 2014

別人哭的時候, 笑得出來?


別人哭的時候, 笑得出來?
我的大戶朋友對市場的波動極為敏銳, 尤其是變盤的時候, 他往往能事先聞出那些微不安的味道, 早年他能多能空, 無論市場上或下他都能賺錢, 顧盼自雄極為利害.
1999年9月的時候, 他依稀嗅到些不安的氣息, 在9/20大舉放空, 這次又賺了很多錢, 可是他一點都不快樂, 甚至覺得非常罪惡, 從此之後, 他再也沒有做過空了.
Kostolany 也有過類似的經驗, 以往他也是多空二刀流, 做空比做多賺得更多, 是出了名的放空高手, 在1932年他放空了瑞典火柴大王Kreuger&Toll, 一次大戰後東歐及中歐因為是戰敗國, 百廢待興可是國家缺錢, Kreuger&Toll就借錢給這些國家以換取在當地的火柴獨佔權, 而Kreuger&Toll公司也對外發行債券籌資, 老闆Kreuger先生也買了很多自己公司發行的債券, 並把持有的公司股票及債券拿去銀行融資再投入市場, fully leverage.
就在一切環環相扣, 都顯得極為美好的情況下, 這些債務國default了, 他們宣布暫停付息, Kreuger&Toll公司的債券及股票大跌且持續面臨極大的賣壓, Kreuger先生為了不被銀行斷頭, 只好下去護盤, 此時Kostolany看到了該公司成交量很大, 價格不變的一條直線, 這是完美的放空信號, 毫不猶豫, 大量放空.
之後Kreuger自殺了, 老柯賺了很多錢, 代價是一條人命, 他一直認為應該為Kreuger的死負些責任, 他覺得自己很不道德, 從此改變了他的投資哲學, "犧牲別人固然也能賺錢, 可是餘味是苦的, 透過經濟繁榮賺錢更美好", 之後他就專心做多了.
我從來不放空, 不過對放空倒也沒有成見, 也不覺得不道德, 這些年來的經驗讓我越來越重視"心存善念"這個觀念, 多數人心中都有貪慾也有善念, Kostolany及我的朋友因為一個事件 , 激發了心中的善念.
人在世界上無論大小事, 基本立足點都應該要心存善念, 企業主心存善念, 他會把員工當partner, 賺的錢與partner分享是天經地義的事, 賺得越多, 員工分得越多, 而且比例不低. 可是如果企業主為富不仁, 他會把員工當成本, 秤斤論兩, 外面行情多少, 他就付多少, 哪怕他多賺了100億, 也不會多分給員工1/100, 而且刻薄得理所當然 !
如果有權有錢者都心存善念, 照顧大眾與弱勢, 社會才會和諧, 窮人才會感恩有權有錢者; 如果為富不仁, 或利用權勢謀取私利, 這個社會就會成了少數權貴, 富豪與多數被剝削者的對抗.
股市也是如此, 如果政府放任公司派, 投信, 主力, 中實戶, 財經媒體任意的坑殺散戶, 如果券商, 會計師, 律師也是一味像錢看, 或吃人嘴軟, 服務那些主力及不誠信的公司, 台股的公信力就很難建立.
善念對個別投資人也很重要, 買賣股票跟做一般生意的道裡也差不多, 開一家水果店, 總不能賣假貨吧, 明明是其他產地卻說成屏東黑金剛, 總不能在賞味期上動手腳吧, 明明是放了1周的庫存, 卻說成今天早上產地剛進的, 也不能騙那些不挑水果的, 硬塞些撞傷的水果給客人, 當然也不能在秤上動手腳.
買股票的道裡也類似, 市場上炒作, 虛假不實, 過度包裝, 過度吹噓的股票很多, 可是誠實的股票更多, 總不能為了賺錢而犧牲原則買入爭議股票, 如此就算賺錢了, 將來實現獲利, 承接股票的下手, 如果是良善的, 那就是利用騙人或過度吹噓來賺錢, 如果也是心懷貪念, 將來再套給下一手, 這不就成了一串老鼠會.
而買賣的價格也可以心存善念, 當我們希望股票買賣的上手及下手都能賺錢的時候, 就不會想去吃乾抹淨把所有的利潤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買在最低點, 賣在最高點; 而且實務上也不切實際, 通常心懷這種貪念的人常常會錯失買賣點而賺不到錢, 或偷雞不著蝕把米!
人在做天在看, 心存善念, 常常幫對方設想, 社會將會更和諧, 投資也是如此, 施惠者會有福報的, 股市最弱勢且最容易被騙去買爭議股票的永遠是沒有錢, 沒有判斷力的小散戶, 誤以為投資容易賺錢而把有限的資源投入, 而後被市場吞沒, 其他人雖然幫不到他們, 可是也不應該參與到炒作行為裡面, 畢竟這些弱勢散戶賠錢之後, 生活是會更加辛苦的!

Friday, November 7, 2014

定存股

103.10.22升息是定存股的剋星
風險是有價的, 所以債券殖利率永遠高於銀行定存率, 那怕是美國國庫券也一樣, 因為債券保息不保本, 風險高過保本又保息的定存, 債券殖利率與定存間的價差就是風險成本.
當利率上下波動時, 債券價格也會跟著波動, 不過在承平時期風險成本波動不大, 明年啟動的升息潮預計會把債市推入空頭.
再來看定存股, 這是既不保本也不保息的商品, 所以其風險成本應該要高過債券, 我們以最具代表性的定存股中華電信來分析'07年至今的現金殖利率及風險成本, 此處風險成本的定義是"現金殖利率 - 央行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現金殖利率, 風險成本為 '14: 5.23, 2.98; '13: 4.79, 2.54; '12: 5.84, 3.59; '11: 5.48, 3.23; '10: 7.71, 5.835; '09: 7.05, 5.425; '08: 7.04, 3.665, '07: 6.86, 3.11
除了'09及'10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股價過低以致現金殖利率及風險成本飆高導致失真之外, 其餘年度的風險成本均介乎2.5 ~ 3.7% 之間, 均值為3.2%, 與目前的2.98%極為接近.
近五年來中華電信獲利上下有起伏但是並不大, 假設未來2年內獲利與今年相當, 且風險成本維持在3.2%, 如果2年內央行升息2碼, 則2年後中華電信股價將比現在跌12%, 如果2年內央行升息4碼, 則2年後中華電信股價將比現在跌19%

投資人如果持有定存概念股請格外小心, 升息是這類投資的殺手, 有些人或許會長期持有N年到下個降息循環, 不過這個世界真得會海枯石爛的並不多, 天知道到時候會跑出多少黑天鵝, 就以電信業為例, 公平會坐視聯合壟斷多年, 天知道下個總統不會叫那些混吃等退休的公平會出來對付電信業者呢, 如果發生了, 利潤大幅下跌, 存股不交易還穩賺嗎?